牢记谆谆嘱托 助力灾后重建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环境地质调查院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局党组工作要求,牢记嘱托、主动作为,深入灾区一线,助力帮扶重建,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的深切关怀转化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动力,努力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大战大考中贡献环调院力量。
突出公益属性,助力涞水完成灾情调查数据库建设
一场罕见的洪水过境,给涞水县带来了数十年一遇的严重灾害,受灾情况亟需摸清。应涞水县政府要求,环调院积极对接涞水县电力电信等部门,依托遥感和现场核查等手段,从实从快推进涞水县灾情调查数据库和数据集工作。
8月30日至9月1日,环调院精心选派3名专业技术骨干,深入一线、加班加点,通过正射校正、数据融合、配准、匀色镶嵌等影像处理程序,制作完成了受灾区正射影像图。通过灾前灾后影像对比,并结合野外数据核查,完成了涉及涞水县15个乡镇、149个行政村的市政基础设施水毁情况数据库(电力和电信设施)建设工作,基本摸清了涞水县电力和电信设施受损位置和受损程度,共收集统计水毁灾害点位300余个,照片300余张,制作图件200余幅,为涞水县灾后基础设施重建提供了专业技术服务和坚实数据支撑。
依托高分三号卫星数据,完成涿州洪水灾情遥感监测解译
环调院不断强化公益职能,请缨加入河北省高分应急技术小组,开展受灾地区洪水灾情遥感监测解译工作。7月31日至8月6日,环调院选派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利用高分三号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穿云透雨、全天候无障碍成像特性,通过多视、滤波、地理编码和辐射定标等技术流程,制作完成涿州市雷达影像图。同时,基于洪水淹没区的特征抓紧开展解译工作,完成了涿州市洪涝灾害日度监测工作,获取了洪水淹没区域动态变化过程,制作了相关图件并编写每日监测报告。
通过技术人员的接力奋战,数据成果及时提交给河北省高分应急技术小组,并在第一时间由该技术小组提供给省水利厅、应急管理厅等有关部门,为救灾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生产矿山调查,服务涿鹿灾后恢复重建
聚焦主业,履职尽责。8月,环调院组织专业队伍对张家口市123处生产矿山进行了无人机航测和实地核查工作,其中在8月中下旬对涿鹿县全域14处持证生产矿山开展了专项调查工作。
涿鹿县作为受灾重点县区之一,灾后经济亟待恢复。环调院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通过无人机勘查与实地核查的方式,调查了涿鹿县14处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破坏现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计划落实等工作,及时掌握了该县矿山企业生产动态信息,评估了矿山生态修复效果。通过开展矿山调查,进一步完善了涿鹿县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机制,提高了监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矿山生态改善,助力矿山绿色发展。
加强全省非煤矿山顶层设计,助力受灾地区绿色发展
今年以来,环调院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非煤矿山现状调查,着手编制全省非煤矿山综合治理规划。
灾情发生以来,环调院对涿鹿、涞水、涞源、易县、顺平、唐县、阜平等受灾重点县区进行了深入调研,进一步摸清非煤矿山治理现状,掌握非煤矿山综合治理各项底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精心分析研判,起草编制《河北省非煤矿山综合治理规划(2023—2030年)》,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治理工作提供重要规划依据,有利于指导受灾县区落实好非煤矿山综合治理工作。
发挥地质专业优势,助力涞水灾后经济发展
近年来,涞水县龙门乡龙门村勘查发现地热异常,有意探索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旅游康养产业,但受限于水温偏低、开发范围小等因素,难以形成特色。环调院积极对接地方发展需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该村现场踏勘地热资源状况,助力地区灾后恢复发展。
在踏勘现场,环调院专业人员详细询问了过往地热勘查过程及各类测量测试数据。同时,对今年施工的自流井、农户饮水井等进行水温、水位测量,认真察看水的流量、颜色和气味等指标状况。随后,从井中提取分析测试样品,详细踏勘周边地势、地层岩性、构造产状等地质条件。最后,对该村地热水的基本情况作出了初步判断,认为该区地热为深大断裂所控制,后续通过深入勘查,有望发现更有利用价值的地热资源。
目前,环调院正在抓紧分析研究相关资料,就开展勘查工作制定具体方案,以地质专业技术助推涞水灾后实现新发展。
接下来,环调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局党组工作部署要求,继续积极对接受灾县区,强化公益服务职能,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努力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贡献新的地质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