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质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11-0320
新闻报料热线:010-63952790
2024年06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中煤地质报

中煤地质报经济·科技 绽放青春力量 砥砺担当作为 河北局四队多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五抓五促”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 基层动态

版面翻页
经济·科技
02

绽放青春力量 砥砺担当作为

——记安徽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安徽局二队地勘公司技术创新组

□ 作者 曹媛媛 蒯大伟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二队地勘公司技术创新组成立于2014年,现有成员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中级工程师4人、初级工程师3人,多为青年党员、团员,本科及以上学历100%。他们立足岗位作贡献、攻坚克难展担当,在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绽放青春力量,获评2023年度安徽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一星级)称号。

面对地勘行业项目点多、面广、流动性大的特殊性,技术创新组将理论学习课堂多样化,在项目施工现场建立流动书架,通过“个人自学+交流研学+云端共学+实践促学”的学习模式打造学习型青年集体。在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同时,他们聚焦一流地勘队伍建设,经常在班组内部、班组间探讨钻探施工工艺,研究各类钻井事故处理方法,学习氛围浓厚。技术创新组成员积极参加全局优秀机班长钻探培训、“安康杯”劳动竞赛,以及相关高校实用钻探技术、实用钻井液技术等培训,2022—2023年共发表论文8篇,2023年在安徽局地学论坛论文评选中获奖23项。技术创新组在新能源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专利申报方面也有所突破。

作为青年骨干力量,技术创新组先后完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港地1井”“南地1井”“潘地1井”项目,其中,“港地1井”项目在二叠系大隆组和龙潭组地层中发现了页岩气、砂岩气、煤层气及页岩油。技术创新组2019年施工南京地调中心基金项目页岩气调查井皖南地2井项目时,采用S89绳索钻具钻进突破2011.52米全井段取芯,月钻进效率达750米,创造了省内S89最深纪录。2021年,施工淮南矿业集团新谢潘谢区块煤层气资源赋存研究项目时,技术创新组首次利用Xy-8钻机配合小口径螺杆定向钻进工艺,采用井上井下复合动力定向钻进,大大提升了非目的层钻进效率。2022年,技术创新组负责了淮北袁店一井煤矿、淮北青东煤业等11个项目的技术工作。

在平时的施工中,技术创新组非常重视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成果。在皖南片区施工时,技术创新组认真钻研皖南大隆组、龙潭组、孤峰组水敏性地层的井壁稳定性和钻井液性能调配,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页岩的失稳机理,总结失稳规律,提出井壁失稳应对措施,建立井壁稳定性动态模型,提出水化问题处理方法,并形成总结性报告《井壁稳定性及动态评价技术研究》,将优质低固相泥浆护壁及平衡地压钻进技术应用到实际施工中。

2021年,技术创新组负责施工淮南矿业集团新谢潘谢区块煤层气资源赋存研究项目。钻机施工到280米时,发现该处孙家沟组红层裂隙较发育,钻进时泥浆消耗异常。由于绳索取芯工艺的特殊复杂性,不能在泥浆中加入大颗粒堵漏剂,施工遇到很大阻力。面对困难,技术创新组集思广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泥浆液中加入锯末803堵漏剂等材料,反复试验,最终确定泥浆各材料配比,完成漏失点封堵,确保钻进始终保持较高的单进水平,获得上级领导和甲方一致认可。钻孔施工到600米时,发现280~450米范围经常发生断钻具现象,技术创新组对现场钻进情况、采取岩芯与孔径大小进行分析判断,发现该层位为红层粉细砂岩段,为坚硬细颗粒组成,如磨刀石一般,极易出现磨钻具现象,从而导致钻具及钻具接头处折断。找到原因后,技术创新组果断决定采用水泥注浆封固红层段。为保证注浆效果、加快施工进度,他们创造性采用新型木塞架桥工艺建造人工井底,该架桥装置分为木塞、木制胀杆和堵头三部分,从上端撞击木质胀杆,使其在木塞的轴向通孔内向下移动,由于木塞下端设置有向下的开口槽,下端向外胀开以实现封孔。该装置成本低且成功率、安全性高,项目封固效果良好,在有效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确保了施工进度,广受好评。

2023年,技术创新组负责施工芜湖市繁昌区马仁奇峰地区地热资源水文地质钻探服务项目。该项目是芜湖市政府基金项目,也是二队地勘公司首次使用绳索取芯钻机施工的地热资源勘查井。技术组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再沿用传统技术观测抽水试验的水位、涌水量,而是配备超声波三角堰流量计和可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网络查看的压力液位计进行实时监测,历史数据可查询,试验结果更可靠。同时,在施工中引入石油钻机固控措施,配备小型固控系统,推进“钻井液不落地”,推动绿色勘探落实落细。

技术创新组常年扎根奋战在地勘施工一线,踔厉奋发、敬业奉献。成员有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攻技术、抢市场、抓运营。技术创新组在项目现场积极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在学中干、干中学,传承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三光荣”“四特别”优良传统,立足岗位作贡献。在项目面临赶进度、雨雪恶劣天气、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时,他们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示范带头作用,展现了新时代年轻地质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手机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管  中煤地质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23 中煤地质报社 京ICP备17019417号-2 制作单位:53bk.com